近期,有职工医保参保人向医保部门反映,每月划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猜测个人账户减少的钱是用于开展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了。到底是不是这回事呢?市医保局对此进行了解释。 为什么每月划入 个人账户的数额会减少? 自7月1日起,我市执行全省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政策,职工看门诊可以报销,直系亲属陆续可用职工个人账户就医购药。 其核心就是,将原来参保职工仅通过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医疗费用,转变为通过建立门诊统筹基金进行共济保障。自2022年7月1日,我省、我市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原来把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和个人缴费的全部划入,转变为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2%计入;退休人员由原来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或本人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划入,转变为按照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定额划入(目前是每月70元)。对减少个人账户划入后全省调剂出来的基金,用于报销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医疗费用。通俗地说,过去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不能报销,现在给报了。 无论是统筹基金,还是个人账户,里面的钱都是医保基金,本质上要发挥基本医疗保险互助共济、风险分担的作用,把有限的基金真正用到参保群众看病救命上,避免资金“趴在账上”。 医保基金有没有用到 常态化核酸检测上? 答案是没有,也决不允许。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日前,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不符合现行医保政策规定,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参保人员看病就医时发生的核酸检测费用,可以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支付。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