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市博物馆新馆撩开“神秘面纱”

2022-9-27 09:15| 编辑: 戴斐 | 查看: 1369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王雪洁/文 庞诚/摄|来自: 阜阳日报

 


     一座博物馆,唤醒一座城市的记忆。

  坐落于阜阳城南新区的市博物馆新馆,从建设初期就备受关注。日前,市博物馆发布公告:8月31日,老馆(清河路339号)停止对外开放,新馆(府前路96号)9月下旬部分开放试运营。9月21日,记者提前探访市博物馆新馆,为您撩开这一全新文化地标的“神秘面纱”。

  新馆“初体验”

  在阜阳城南新区府前路上,市博物馆新馆与市图书馆新馆一黑一白,比邻屹立在双清湾北侧。外观呈“石开玉现”造型的博物馆新馆,目前,12.6万件文物已正式进驻。

  记者从西门踏进市博物馆新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气磅礴的浮雕连廊,“胡综事吴”“东吴名将”“刘伶醉酒”“欧阳修在阜兴水利”等阜阳名人典故,在这里用浮雕一一呈现;“芦湄秋月”“杏林晓莺”“让台观稼”“书院探荷”“新渡波光”“云亭山影”“南冈雪色”“西湖柳荫”古颍州八景,尽展阜阳风光……

  浓缩阜阳历史文化精华的展厅,位于市博物馆新馆二楼,名曰“阜颍之昌”。这里以时间为轴,从殷周南渐、淮韵楚风、汝阴侯国、汉墓菁华、盛世殷阜,到名城颍州、明清史事……一件件文物被巧妙布局,展现着阜阳的前世今生。

  除了陈列展品,市博物馆新馆的体验场景也是一大特色:仿古建造的钟鼓楼,位于名城颍州展厅,仿佛将阜阳老城“搬进”场馆。沿观光道路,走进模拟复刻的阜阳北大街、步入状元巷,各式各样的商铺重现当年热闹场景。在这里,能看到得月楼戏院里的梆子戏,聚星书院中古人读书场景,小有天酒楼里的美味佳肴,还有杂货铺的吆喝、裕昌祥果子、侯大升陈醋、老街边麦仁酵、油茶、老雁馍……通过一个个实景还原,带游客触摸阜阳历史民俗温度。

  精品文物“看不够”

  去博物馆,最重要的自然是看文物。

  市博物馆新馆四大镇馆之宝不容错过:1957年6月出土于阜南县朱寨润河边的“商代龙虎铜尊”,是一种饕餮纹分档鼎,高50.5厘米、重26公斤,代表商代青铜文明最高工艺成就;全国独一无二的“汉代鎏金铜底座玉杯”,通高8.15厘米、杯高4.5厘米、杯口径4.8厘米、壁厚0.12厘米,铜座上部饰一对鎏金凤鸟纹,十分精美;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珍贵古籍“阜阳汉简”,已整理出残简5000余片,包含我国现存最早的《诗经》古本,弥足珍贵;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天文仪器“二十八宿圆仪”,由圆盘和支盘架组合而成,代表着古人的智慧。

  “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后,市民可在此看到2000多件精品文物。”市博物馆馆长刘建生告诉记者,新馆的展陈区比老馆扩大不少,市民也能看到更多阜阳本土文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博物馆新馆还将台家寺遗址用动画演示、沙盘方式,复制进来。台家寺遗址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级聚落,2014年以来,共发掘16座商代房屋,273个商代灰坑,7座商代墓葬,发掘出了完整的方形围沟、大型建筑、铸铜遗迹遗物、奠基坑、祭祀坑、贵族墓葬等重要遗迹。

  此外,还有沉浸式体验双古堆汉墓场景,仿佛进入实体汉墓中,游客能看到汉墓挖掘出的历史文物;更令人震撼的是汉代星空展厅,模拟天空及星象,二十八宿圆盘通过物理手段与天空星象一一对应,参与现场互动,即可感受到世界上最早的浑仪始祖的真实面目。

  文创产品惹人爱

  临近西门处的博物馆文创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阜阳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龙虎尊,化身为憨态可掬的“呆呆龙”,作为市博物馆文创IP强势“出圈”。另外,还有印有王莽镜图案的丝巾、汉代玉舞人样式的不倒翁……盲盒、摆件、礼品杯、马克杯、毛绒玩具、钥匙扣、帆布包等十余个品类、百余件文创产品,创作灵感取材于馆藏文物和阜阳地域特色文化。

  “我们选择独具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文物,拟人化设计生活用品等,作为市博物馆的特色文创。在文创店内,还设置了拓印、书法等文化体验。”负责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云栖源记文创品牌设计团队工作人员王敏告诉记者,新馆开放对于文创产品的销售、设计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待正式开放后,他们还将为游客提供休闲茶座、文创产品设计等服务。

  “眼下,市博物馆新馆还在完善布展,近期逐步对外试运营。”刘建生告诉记者,试运营期间,新馆将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网上预约方式入馆,具体试运营时间近期公布。

  随着市博物馆新馆的投用,未来这里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市博物馆社教科负责人高影告诉记者,将结合新馆开放时间、节日假期,策划汉服游、奇妙之旅等活动,吸引市民走进博物馆,实地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迸发的永久魅力与时代风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