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阜阳水利高质量发展。”从北京“领奖”回来后,曹涛与干部职工一再明确共同目标,并向千万颍淮儿女作出郑重承诺。 曹涛是市水利局局长。8月30日,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 阜阳市水利局缘何能够获得这项荣誉?走进广大水利人,倾听兴水治水的故事,我们渐渐找到答案。 科学防护,用心守护淮河安澜 阜阳河湖众多,水系发达。1793条河流大沟和7个重要湖泊,串起了“丰”水的阜阳。水,滋养着颍淮大地;同样也是水,使这片土地面临着灾害频发的威胁。 2020年7月中下旬,淮河流域发生大范围强降雨,阜阳境内淮河干流全线超保证水位,为保障上下游安全,沿淮4个行蓄洪区开闸蓄洪,分蓄洪水13.67亿立方米。 大战大考面前,水利人冲锋在前。市水利局水利工程建设科副科长董雷介绍,抗洪抢险时间紧迫,大家都在争分夺秒。“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参与颍上戴家湖涵闸抢险,6天6夜连续奋战,才保住淮河安澜,该事件被应急管理部收录为2020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夏天,水利系统共派出150名专家,成功处置险情30余处,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首站就来到蒙洼,看望受灾群众、了解淮河治理历史等,为新时代淮河治理把脉定向。 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的治淮方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广大水利人持续在努力。“我们编制了《阜阳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谋划116个项目,其中重点治淮工程共13项、境内总投资规模约372亿元。”曹涛告诉记者,目前,淮干王临段整治、洪汝河治理、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相关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水润颍淮,沃野千里。过去的十年,我市累计投入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约500亿元,为夯实水利薄弱环节、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目前,阜阳市已初步形成了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生态保护等水利工程体系,全市水资源调配能力不断增强。 水利为民,涓涓细流滋润心田 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城市美。 对于颍上县润河镇种粮大户张友汉来说,陶坝孜电灌站为当地农民引水灌溉提供了巨大便利。这个电灌站担负着颍上县润河镇1万亩水稻灌溉任务和附近120平方公里排涝任务,旱能灌、涝能排,是农业稳产高产的有力保障。 “没建这个电灌站前,水稻亩产只有七八百斤,建站后,有了充足的水源灌溉,今年水稻亩产达1100斤。”张友汉说。 为有效解决百姓水忧、水盼,2013-2020年,我市累计实施42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014-2020年,累计投入2.58亿元开展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有效提升了河道灌区防洪除涝及蓄水保水能力。 水利工程不断完善,守护着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29.9万吨,粮食总产稳居全省第一,已连续8年超过百亿斤,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安全,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近年来,市水利局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工程重点工作和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以建设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着力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全省率先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这是我市农饮工程取得的显著成绩。“从2005年起,我们累计投入了52亿元,让全市893万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市水利局农村水利科四级主任科员马洪稳告诉记者。 令人欣喜的是,新一轮利民工程正在继续: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决策部署,我市已于2021年启动实施有关工程,通过建设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实现城乡供水以地表水替换地下水源,同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构建“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 “工程意义重大,我们正在抢抓当前有利施工条件,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调度等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抢时间、赶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明年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在阜南县蒙洼中心水厂扩建工程现场,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按照有关安排,颍上、阜南、颍州、颍泉、颍东5个县区到2023年底前,太和、临泉、界首3个县市到2025年底前,将全面完成供水水源替换和城乡供水一体化。 幸福河湖,生态保护成效满满 金秋十月,颍上县城西五里河沿线,河畅、水清、岸绿,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去恬静与舒适。多年来,在水利部门的持续努力下,这条流经颍上县4个乡镇、8个社区的河流,水质常年达到三类水标准,成为我省第一条省级幸福河湖。 2019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按照防洪保安全、优化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建设要求,先后建成10条省级幸福河湖、50条市级幸福河湖、150余处县级幸福河湖,真正做到河湖“有人管、有钱管、生态优”。 为了让生命之水流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市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切口,全面推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管理:全市万元GDP用水量由2015年的136.3立方米下降至目前的58.6立方米;水功能区达标率由2015年的56%逐年上升至目前的84.6%;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持续优化河湖长制管理体制,三年累计巡河40万余次;率先建立“河湖长制+检察长”工作机制和河湖警长制……阜阳水利的很多做法,受到水利部河长办的高度肯定。 “在最严格的管理下,存在多年的非法采砂顽疾被彻底消除,大家觉得努力和付出相当值得。”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樊守斌介绍,通过加强水利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大加强问题易发多发的河段和交界水域巡查力度,非法采砂乱象得到整治,幸福河湖生态保护成效满满。 …… 江河奔流,潮涌澎湃。以获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契机,阜阳水利人正用激情和梦想,在水利这项造福民生的崇高事业中,书写着新时代治水兴水的崭新篇章。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