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我读丰子恺

2023-3-3 09:08| 编辑: 我爱斑斑 | 查看: 33371| 评论: 0|原作者: 雪 涅|来自: 阜阳日报

  
  一幅幅简笔画怎会有如此持久的魔力?一笔孩童般的涂鸦怎会有如此深醇馥郁的芬芳?我曾千回百转思考这一问题,最终得出答案,他出自一片洁净的童心。之后,人老了,又沉入一片清纯澄明的禅境。
  
  实话说,丰子恺漫画不是原创的,其原创的源头来自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启迪。对此,丰子恺丝毫也不讳言。他留学日本时,一次在东京街头的旧书摊碰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当时他便伫立街头看得出神,“寥寥数笔的一幅小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后来我模仿他,曾作一幅同题异材的画。”(丰子恺《绘画与文学》)岂止丰子恺,日本着名作家川端康成也有过此种感遇,他写道:“……当时梦二不在家,只有一个妇女端坐在镜前,那姿态简直跟梦二的画中人一模一样,以至让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不一会儿,她站起来,一边抓着正门的拉门,一边目送着我们。她那举手投足简直像从梦二的画中跳出来的,我惊愕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美的事物总具有无穷的魅惑力。这难怪后来丰子恺回到国内仍对梦二的画念念不忘,硬是托日本友人买齐了《梦二画集》的其余三卷《夏》《秋》《冬》。
  
  事忌脱空,人怕落套。丰子恺的聪明在于,他知道“同题异材”,将拿来主义变为艺术上的个人主义,且颖然独出。如此法门,才有他后来源源不断的《护生日记》等创作,从儿童画到社会相,从战时貌到自然景,从古诗话到现今态,寥寥几笔,情态毕肖,画人物脸上没有眼睛,一眼便知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一看便知他在听什么,所谓“罄南山之竹,写意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情不尽”。丰子恺以中国传统水墨线条为本质,融会西方速写及日本浮世绘之写实技法,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民国世界,有非同一般的儿童戏谑的幽默。在他一幅幅画中,弥漫着一派慈爱善意的阳光,一片和煦之风,绝然一阙民国乡村与市井生活的挽歌,更是人心向善的讴吟。由此,丰子恺深受人民喜爱,斐然一位卓越的漫画家,便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大多数读者目光只关注他的漫画,却无意间忽略了他的书法价值。其实,丰子恺书画并驾,是等量齐观的。他的书法也不可小觑,他的书法形象诠释了书法是作为视觉艺术的这一判断。他的画倘若离开他的书法,无疑会是致命的缺憾,他的画与书法总是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又相得益彰。他的书法具有“隶底颜面”之风貌,渗入北碑,清劲而不露骨,落笔不浊不滞,斩钉截铁,无论在画上题款,或是仅以书法面貌出现,绝无丝毫隶书颜体的呆板,这隶和颜的“呆”被他活生生给化解了,变得灵动鲜活,但又不失冷硬的金石味,有很强的造型感。其中又含有一种儿童天然的纯真与生拙。
  
  丰子恺说:“书法、绘画、金石,凡是用眼观赏的艺术,总称为造型艺术。”他很重视书法中的构图思想。这一点,他与他的老师弘一法师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一脉相承。弘一法师在《与许晦庐书》中曾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则可矣。”
  
  丰子恺把握了书法的艺术特质,将书法视作一门最高最深的纯正艺术。他在《艺术的园地》中说:“第一境,书法。这一境域,位于艺术的园地的东部最深之处,地势最高,风景最胜,游客差不多全是中国人,日本人有时也跟着中国人上去玩玩。西洋人则全无问津者。虽说游客全是中国人,但大多数的中国人,步到坡上就止步,不再上进,真能爬上高处,深入其境的人,其实也不很多。所以这在艺术的园地中,为最冷僻的区域。多数的游客,还不知道园中有这么一个去处呢。”并说:“艺术园地中有两个高原。如果书法是东部高原,那么音乐就是西部的高原。两者遥遥相对。”
  
  丰子恺认为,书法最崇尚安静,安静了,才可窥得艺术的胜景。他的画与书法的背后也不无一种乐感,是暮鼓晨钟般的禅乐。佛性中是有艺术最高境地的,丰先生是一个极有佛缘且得佛性的高人,他的书法整个透出一个静,是经由佛性禅水浸泡出的“静穆”,孩童似的单纯无杂质。佛性最通童性,童性说到底就是儿童童蒙未开的天真与纯真。非但他的画,就是他的书法也是最接近自然与儿童的,用四个字便可概括,那就是天真烂漫。丰子恺说:“我向来憧憬于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了当时社会里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他的书法透着一种儿童般天真烂漫的纯静,没有丝毫的浮嚣之姿。
  
  老子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易经曰:“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丰子恺更说得清澈如水:“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没有婴孩般至纯至善的心,是说不出这话,写不出那字的。
  
  我曾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随笔精编》的扉页中看到一张丰先生的照片,先生穿老式呢子大衣,头发胡须皤然如雪,虽戴着一黑框玳瑁眼镜,眼睛却孩童般大且亮,是那种至清至纯的亮,像山溪,更似黑玛瑙。尤其他那甜甜的笑,孩子样天真未凿,看上去令人沉醉。
  
  是啊,在这清澈如水的目光下,你定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二月的风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