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阜阳大建设大发展掀起热潮,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个人创业信贷需求不断“升温”。近年来,工行阜阳分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有力支持了商合杭高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等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助推了阜南柳编产业集群、太和医药毛发等领域创业创新。金融活水对实体经济精准浇灌,推动了阜阳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春暖花开时节,主营蜂产品的安徽百合食品有限公司迎来原料收购的大忙季,公司负责人刘海新却并不慌张:有了提前落实的500万元贷款,企业很快完成了在阜阳的400吨原料收购计划。 “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的季节性非常强,有了银行及时的资金支持,今年企业的生产经营得以顺利开展。”刘海新感慨。 位于市经开区的百合食品,目前已形成了以蜂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等地区,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在去年底的一次“四送一服”进企业活动中,工行阜阳分行主动上门,向企业宣传普惠金融政策,得知企业有贷款需求,很快发放了500万元贷款。“从报资料到贷款审批只用了一周时间。”刘海新说,而且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企业在以前还没有碰到过利率下浮的。“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对我们这样的农产品企业尤为重要。” “对小微企业,不仅是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利率下浮,而且免去了抵押登记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工行阜阳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蒋继民告诉记者。 普惠金融事业部,是工行阜阳分行于2018年12月份新成立的一个机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破解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蒋继民说,成立以来,普惠金融事业部精准客户定位,瞄准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去年来陆续投放了经营快贷、网上小额贷款等线上融资产品,为小微企业主、个人创业者在线发放纯信用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今年一季度,工行阜阳分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亿余元,季末贷款客户达152户,较年初增加39户,贷款余额51917万元,较年初增加10459万元,仅该项业务就完成上级行普惠贷款任务的104.6%。 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工行阜阳分行还对阜南柳编产业、界首光武塑料产业、太和医药产业等产业集群,制定了批量化融资方案,对相关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发放经营快贷等,有力支持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注入金融动力 阜阳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重大项目,工程投资达14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更离不开金融支持。 因为工期要求紧,建设单位阜阳中电建博天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一度遇到了资金困难。“当时银团贷款尚未完成审批手续,一方面工程建设又急需大量资金。”中电建博天水环境治理公司财务总监郭晓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得知企业的这一困难,工行阜阳分行特事特办,上报省行特批,很快为其落实了3亿元贷款,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立足重点企业、重大建设项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行阜阳分行对阜阳战略规划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大投入,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对华润电力、国祯燃气、皖能环保电力等重点企业发放贷款25亿元,为促进工业强市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也得到了及时保障。 “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我们确保贷款服务及时高效到位。”工行阜阳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杨辉介绍。2018年,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生产领域的全球龙头企业——汤臣亚克力有限公司入驻阜阳,投资10亿元从事高品质亚克力板材的研发、生产、销售,打造世界领先的亚克力生产基地。工行阜阳分行及时跟进,主动到汤臣亚克力公司总部所在地江苏泰州上门服务,计划投入贷款4亿元,支持企业项目建设。 对阜城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支持贷款38亿元、市医院新区建设贷款2亿元、颍上地表水厂工程贷款1.2亿元……全市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工行阜阳分行源源不断地为其注入金融动力,成为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地方经济共成长,工行阜阳分行也在服务地方发展中迅速壮大。去年,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46亿元,较年初增加60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首次进入全国80家重点发展城市行,综合排名第43位,荣获全省金融系统唯一一个“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 加大支持力度服务阜阳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努力扩大有效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多项指标保持全省前列、皖北领先,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013年以来,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30%,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7%,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18年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2600亿元,达2645亿元,增长28.6%,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年贷款净增加588亿元。 从贷款投向看,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薄弱环节,2018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679.8亿元,较年初增加375.6亿元,同比增长28.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1120.1亿元,比年初增加25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8亿元,同比增长28.9%,有力支持了“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市、县(市、区)也将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规模,拓展政银担业务量,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不断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政银企携手共促实体经济发展。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