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一大早,界首市复兴苑安置区建设项目工地大门口,钢筋工武艳伟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摄像头进行面部扫描,须臾间,他的身份证件、家庭住址、入职时间、出勤情况等信息,便通过大数据上传到网上,项目各级负责人都可以通过企业小程序随时查看其出勤情况。 这是界首市用科技赋能项目建设的生动实践,也被称为“智慧工地”,通过面部识别对员工进行考勤,只是最简单的一项功能。 复兴苑安置区由中国十九冶集团承建,去年9月,该项目被纳入安徽省首批“智慧工地”试点项目。与传统工地相比,这里在16个施工点位上安装了摄像头,可随时捕捉施工信息上传至网上,集团管理层通过企业小程序,可实时查看项目进展情况。 在工地指挥中心,项目安全总监李斌用手机打开企业小程序,通过操纵7号塔吊机上的摄像头,在建大楼顶端的施工情况便一览无余。他仔细查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是否佩戴使用得当、施工操作是否规范有序后,便退出程序。 “此举对安全监督大有裨益。”李斌介绍,去年夏天,他在线检查时,发现一处18层高楼顶端未按规定升起1.5米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当即要求所属施工队停工整改,并将视频截图发到工作群里,作为处罚依据。1年多来,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复兴苑安置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10多起,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