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创先争优 阜阳市城南新区。 安徽高研院阜阳分院凝练产学研项目91个,招生“双一流”博士硕士270人,到位产学研经费近亿元。 双清湾水街——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阜阳欣奕华光刻胶出货量全国第一。 阜阳海钠全球首条GWh级钠离子电池生产线。 今年上半年,阜阳港吞吐量同比增长48.55%。作为皖北地区通江达海的关键节点,阜阳港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建成运营。 阜阳机场。 今年上半年,阜阳市GDP总量位居全国第9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技改投资等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13项指标增速全省前三,21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17项主要指标增速位次在全省较一季度进位。 今年以来,阜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三个往前赶”要求,聚力落实“六抓”(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投资、营商环境、“双招双引”、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一线+闭环”工作法,重点工作实现争先进位。上半年,阜阳市GDP总量位居全国第9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技改投资等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13项指标增速全省前三,21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17项主要指标增速位次在全省较一季度进位。 重创新、强产业,夯实发展根基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围绕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为支撑,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战新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壮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和“13581”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专精特新企业壮大“四大行动”,以产业链思维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今年上半年,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28.8%、18.5%、17%,分居全省第1、第2、第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9%、8.9%,分居全省第2、第5,市场主体总量增至91.3万户、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4.8%、全省第4,每百元营收成本86.6元、低于全省1.1元,工业投资、工业税收占比分别达40.8%、46.8%,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旗帜性抓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四权联动”改革,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贯通融合,院士工作站增至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03家、是“十三五”末的2.1倍,科技型中小企业1927家、居全省第4,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45家,安徽高研院阜阳分院凝练产学研项目91个、招生“双一流”博士硕士270人、到位产学研经费近亿元,以技能人才链撬动产业链“三转四像”职教模式被国新办和人社部推介、获国家资金支持1.2亿元,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5亿元,近三年新增高校毕业生来阜留阜创业就业14.2万人,人才总量达114万人、创历史新高。 千方百计释放消费潜能,打好“以旧换新+消费券+促销活动”组合拳,今年上半年,全市社消零总额1263.5亿元,增长6.3%、全省第1,累计发放以旧换新补贴5.7亿元、带动消费19.7亿元。深入发掘“千载名城、千古名相、千年伯乐、千万人民”厚重历史人文底蕴,聚焦塑造“烟火水乡、暖城阜阳”文旅总品牌,坚持文旅体商协同发力,系统打造“触摸阜阳千年文脉”“品味阜阳烟火水乡”“暖城阜阳以解乡愁”三大文旅矩阵,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41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84.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6%、10.44%。 抓项目、优环境,厚植发展动能 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实施项目谋划提质、项目建设提速、“双招双引”提效行动,动态完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三类项目库”,全力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平台,今年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441个、总投资6732.2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2个、总投资770.7亿元,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09.5亿元、增长7.7%、居全省第4,争取“两重”“两新”、项目专项债等各类政策资金123.9亿元,比亚迪汽车零部件、昊源尼龙66新材料等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和阜阳欣奕华、中科海钠、安徽觅拓等为国家解决“卡脖子”的项目分期投产、加快成长。 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倾力打造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推深做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四个约见”“帮办代办”等机制,“综合查一次”改革居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免收投标保证金、累计为7万多家企业释放资金超150亿元,今年以来市县两级通过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工作机制为1582个项目解决问题1774个。 防风险、护稳定,守牢安全底线 针对千万人口大市治理难度大的特殊市情,系统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聚力打造为民解难解烦解惑的主渠道、问需问计问政于民的大平台,推动接诉办理和主动治理高效衔接,“有事找书记”模式入选中社部、农业农村部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为民为企解决诉求80.9万件、办结率98%,信访调解率全省第1,空气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全省第1,深层地下水水位近三年累计抬升6.47米、全国第1,网络舆情、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形势总体平稳。 树导向、鼓干劲,提升精神状态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落实重大决策“一对标三审查”工作机制。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牢“既出好成绩、又出好干部”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过硬、实干实绩、人岗相适,大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领导班子结构持续优化、干部状态明显提振、整体功能有效增强,“四大班子”一起干、党员干群一起拼,敢闯新路、敢破难题、敢挑重担、敢当先锋,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创先争优的心更齐、气更顺、劲更足。 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扎实开展“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持续擦亮“上前一步”等工作品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一体推进“三不腐”,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