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清洗、沥水、切碎、冷却、速冻……在太和县安徽叁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刚从田间采摘的上海青,在自动化设备的精准操作下,完成从田间到烹饪前的一系列工序。 “自动化清洗设备共有8道清洗环节,全程保障产品质量。”叁原农业负责人李红影介绍,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半成品的速冻蔬菜、成品的速冻包子和饺子等,主要供应合肥和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还远销福建等地,日均发货量4万吨。 叁原农业是一家从太和县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2014年,“80后”李红影带着弟弟李红伟开始做蔬菜收购生意,不久后转做鲜菜包销售。其间,姐弟俩敏锐发现,本地上海青很有发展潜力。 “上海青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一年可收获7茬至8茬,我们这里也有种植传统。”李红影说。 然而,以上海青为代表的小青菜产业也面临瓶颈:季节性强、不易储存,且价格波动较大,低迷时每公斤不足0.5元,紧俏时则超过5元。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严重挫伤菜农积极性,制约产业规模扩大。不过,李红影在调研中了解到,不少菜贩建设冷库,将刚采摘的上海青速冻保鲜,再借助便捷的交通优势,逐渐打开外销市场。 2021年,李红影姐弟创办安徽叁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速冻果蔬深加工,以技术创新破解产业痛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公司在赵集乡获批30亩新场地,于去年4月开始施工,建设速冻车间、冷藏仓库、综合办公楼及辅助设施,并购置速冻设备、检测仪器、冷链运输车等,总投资1.3亿元。去年年底,项目陆续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亿元。 为从源头上进行品控,叁原农业以上海青为核心,构建“基地+工厂+市场”模式,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运营。依托与头部食品企业的稳定合作,公司建立了两大标准化种植基地,并与赵集乡等乡镇的村集体签订上海青托底收购协议,带动农户规模化种植。公司提供种子、技术等支持,技术员上门指导,采收前严格进行检测。如今,叁原农业已成为国内有名的速冻果蔬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安徽省最大、全国前列的上海青速冻颗粒单品提供商之一。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上海青成为太和县的“富民产业”。“现在,我县小青菜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强’的跨越。”太和县菜篮子工程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全县从事上海青种植、采收、运输、销售及农资服务人员达4000人,常年投入运输车辆60辆以上;以三堂镇、苗老集镇为核心,辐射宫集、三塔等乡镇种植上海青,使太和县成为继云南昆明、江苏南通、山东曹县之后的全国第四大叶菜(上海青)产地。目前,全县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10万吨,产值约3亿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