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这玉米长得多好!刚下过雨,田里一点积水也没有。”日前,临泉县城关街道于楼村一片玉米地旁,种粮大户李春义指着待收获的玉米自信满满地说。 以前,每到雨季,他都因积水问题发愁。变化始于9月初玉米地附近一条排水沟渠的畅通。这条长1100米的排水沟渠被疏浚拓宽,还更换了3个直径1米的排水涵管,新增了3个沉淀池,解决了附近村庄、农田排水难题。 这一项目,正是通过乡镇(街道)人大代表票决制从群众诉求中筛选出来的。 “过去民生实事项目多是政府‘定题’,现在由群众‘点单’、代表‘拍板’。”临泉县城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彬告诉记者,街道人大通过实地调研、选民代表会议票决,确保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人大代表全程参与项目施工监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李彬介绍,2024年年底,城关街道初步征集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36个,经过街道人大工委与办事处共同会商、筛选,初步确定群众需求比较迫切、具备项目施工条件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5个。2025年2月,在城关街道第一届选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经选民代表投票表决,最终确定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4个。截至目前,4个项目已经实施完成,计划本月下旬组织验收。 在临泉县城南街道新城社区的紫薇苑安置区,新投用的200多个电动车充电桩缓解了小区居民“充电难”问题。这个项目从选址到建设仅用一个月,惠及小区1130多户居民。 “充电桩扩建好了,代表还来问满不满意。这样的民生实事项目,咱们老百姓打心眼里支持!”小区居民李传敏说。 紫薇苑安置区位于临泉县交通路与迎宾大道交口,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安置区之一,交付已有6年。随着入住居民越来越多,充电桩已无法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群众的‘急难愁盼’,都可以通过我们选民代表来反映。”城南街道选民代表陈建友表示,扩建充电桩项目是居民提出的,大家都说“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2024年起,临泉县学习苏浙地区先进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通过“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闭环机制,推动民生实事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2025年度28个乡镇(街道)共征集了拟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117个,票决出实施项目88个,涵盖道路改造、养老托幼、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目前,88个项目已完工约65%,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临泉县建立了“全链条”监督机制,从项目征集、票决到实施、评议,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县人大常委会每月组织代表视察进度,每季度开展专项评议,并通过“数字人大”平台实时公开信息。 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临泉县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声”贯穿决策、实施、监督全过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持续完善‘征集—协商—监督—评议’闭环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临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于群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让更多“民声”落地成“民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