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专题 2023年专题 健康阜阳 查看内容

喝温水 比热水养生

2025-11-7 09:47|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580| 评论: 0|来自: 颍州晚报

   为什么温水比热水养生?

  水对维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均起到重要作用,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它性质偏阴寒,若经常饮用凉水或冷饮,容易导致脾胃虚寒、湿气过重,从而影响气血运行,出现怕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形成虚寒体质。

  饮用温热的水可以平衡其本身的寒凉之性,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而且,温饮入胃可助阳气生发,有利于胃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喝热水”并不代表水越热越好。一些人喜欢喝很烫的水或刚煲好的粥、汤等,这反而属于不良饮食习惯。因为过热的饮食或水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引发慢性损伤和炎症。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曾提出,过热的饮品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并将温度超过65℃的饮食列为2A类致癌物。

  饮用35-45℃的水更适宜,即“温水”。人体胃肠道的温度约37.5-38℃,与人体内环境温度相接近的水,会让胃肠道更舒适。非常怕冷的人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

  除此之外,饮用中药时,大部分中药汤剂也都应采用温服法。祛风散寒、温里祛寒功效的中药,或部分补益药、活血行气等功效的中药汤剂,可以用热服来助药力。

  需要提醒的是,经常出现口干咽燥、眼睛干红、小便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的热性体质人群,或患有热性疾病,如中暑、肠热便秘等的人群,则适合饮用25℃左右的常温水,以免加重症状。

  哪些人更适合温养?

  很多人在秋冬追求过暖或过热,实际上温度适当低一点更能扛病。这时候正是“温养”的最佳时机,以下几类人尤其适合:

  心烦的人

  阴虚内热的人怕热,常表现为手心、足心发热,心烦,口舌生疮,环境温度适当低一点,可帮助降体温,涵养“阴”。

  脑力工作者

  大脑是人体最怕热的部位之一,脑力工作者时常情绪紧张,导致体温升高,头脑发热,细胞代谢速度加快,而温度低一点有助大脑清醒,减少高温状态下的高损耗。

  女性

  “护阴”是女性的养生重点,“阴”包括女性体内的所有液体物质,如唾液、血液、消化液等,尤其对20-40岁的女性,它们充足与否,决定着女性健康状态。适当降低温度,可使女性之“阴”免于高温状态下出现的损伤。

  3件常做的事,把温度调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任菁菁建议,生活中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吃:低温烹饪

  低温烹饪要求将烹调温度控制在100℃以下,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还能减少烹饪油烟。

  结合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比起煎、炒、炸、烤等高温方式,目前低温烹饪的主要方法有蒸、煮、凉拌等,突出少盐或少油的特点,如蒸土豆、煮玉米、沙拉、小火慢煮的粥和汤等。

  穿:适当秋冻

  秋冻提倡秋季气温稍凉爽时,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服,因为适当冻一冻,有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但当气温急剧下降时,不能一味追求秋冻;患有慢病的老年人及体弱者,同样不应选择秋冻。

  住:感觉微凉

  白天时,室温以皮肤感觉微凉但不产生“鸡皮疙瘩”为宜,尤其注意不要使室内外温差过大。除借助空调等设备调温外,在室内多摆放花草也有降低温度的作用,可选择芦荟、吊兰、常青藤等。

  据《生命时报》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