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姐是我初入职场时那家品牌鞋服专卖店的店长。她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沉稳干练。 我第一次见到张姐是在那个夏天的傍晚,天空飘着小雨,身材瘦小的她正在收银台忙着扫描、收款。看到我来,她微笑着轻声说:“你先到员工休息区,等我这边忙好直接去找你。” 不大一会儿,她来到休息区对我进行面试。因为我有在老家镇上卖衣服的经验,她当下便决定让我在店里实习。 小镇和大都市的专卖店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刚入职不久就赶上中秋佳节,店内外可谓人潮涌动,我有点应接不暇,一不小心,就出现了失误。出样品鞋时才发现,给顾客的鞋子拿成顺脚的,店里有规定:如果顾客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来店调换,损失由员工个人承担。那双鞋子好几百块钱,顶我几天的工资了。我当时急哭了。张姐没有骂我,反而安慰我:“小沈,不要紧,谁都有出错的时候,况且今天太忙了,或许顾客回去就能发现问题,应该很快就会来调换。”在张姐的安慰下,我慢慢调整好心态,继续忙碌起来。 那位顾客终于来了,气势汹汹,一副来者不善的样子,让我胆颤心惊。面对她的指责,我低着头,窘迫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张姐急忙赶过来,陪着笑脸,给她道歉,才让她熄灭了心中的怒火。事后,张姐为了安抚我,还把她刚入职时被投诉的糗事说给我听。通过这件事,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变得更细心,我和张姐的关系也由最初的陌生,变成知心姐妹。 每当我俩上早班时,张姐总会把物品摆放整齐,而我会默契地走过去,给她打下手。当店里来新货时,她会第一时间把编码输入电脑,而我则把鞋服入库。当假日店里排起长龙时,她熟练地扫描、收款,而我则在她旁边配合递票、装袋。我们之间的默契,已经无需言语就能传递。 后来,我回到老家跟大哥干起鞋店生意,她也在小城拥有了一家自己的服装店。但在专卖店的那段互相鼓励,共同战斗的时光却成为我们最美的回忆。 张姐有句经典的话语,我特意抄在笔记本上:“销售不是推销,我们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为他着想,让他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从而达到双赢。” 虽然,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但是我每次想起张姐,都是她温暖的笑脸,还有她那如涓涓细流的声音。在我初入职场时,能遇到张姐这样的职场搭子,感觉真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