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老员工被欠薪,起诉时发现公司已注销;94位农民工在建筑公司上辛辛苦苦干了4个月,只拿到5000元生活费,为了讨要工资着急上火了一年多。(6月18日《颍州晚报》报道) 上述员工和农民工在颍州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从中我们应该反思农民工工资监管方面存在的短板,及时完善相应的机制,进而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农民工活跃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冷暖。近年来,从督促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到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日常监督,从建立和实施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到畅通农民工维权法律途径,在多方努力下,治理欠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毋庸讳言,由于一些行业生产组织方式不规范等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持之以恒地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及时堵塞欠薪的漏洞,让他们能够安心就业创业。 从另一个方面说,完善监管机制,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也能够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接您回家”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引导他们返乡就业创业,凝聚农民工建设美好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动阜阳人才孵化的战略布局。为了让这些“凤凰”安心落户阜阳,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市还积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探索市场配置资源,规范工作机制,释放创新红利,降低创业门槛、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加快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也必须想办法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以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脚步,打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