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李文志介绍了 “十三五”以来全市金融系统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李文志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翻番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75亿元 目前,全市市级银行机构26家、市级保险机构46家、证券营业部17家。另外,目前全市小额贷款公司26家、融资担保公司17家、典当行51家。 我市金融资源在加速聚集的同时,金融功能明显增强,金融贡献日益突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翻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75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信贷投放和直接融资规模屡创新高,我市贷款余额突破3500亿大关,截至10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743.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3.1倍;截至10月末,“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实现直接融资578.8亿元。 挂牌企业家数领跑全省,截至10月末,全市境内首发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16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639家,其中“成长板”65家,“科创板”124家;保费收入翻番,截至10月末,“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1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翻一番”。 金融服务明显提升 截至10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09.87亿元, 较年初增加185.21亿元,同比增长17.51% 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领域金融服务质效提升,截至10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09.87亿元,较年初增加185.21亿元,同比增长17.5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015年末的2.56倍;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82.64亿元,较年初增加240.86亿元,同比增加13.65%,涉农贷款余额是2015年末的2.8倍;制造业贷款规模翻番,截至10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49.4亿元,较年初增加44.8亿元,同比增长22.31%,制造业贷款余额较2015年末翻一番;金融扶贫成效显著,截至10月末,“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9.32亿元,累计支持贫困户16.13万户,惠及贫困人口42万人。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金融系统在保障防疫物资供应、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10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发放防疫专项贷款52.98亿元,累计发放复工复产贷款855.02亿元,累计减免各项贷款利息和服务收费5437.62万元,办理贷款展期延期和延期还本付息83.67亿元。 强化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10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9.03亿元,较年初增长20.58%。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