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岁的王侠英是太和县二郎镇集西村人,如今她家住二郎镇二郎村。集西村和二郎村相隔1里多路,王侠英每天给原婆婆张兰英送饭,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起居,还要下地干活,洗衣做饭,30年来不曾间断,被当地传为美谈,受到人们夸赞,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张兰英的儿子名叫王自勤,1971年,娶王侠英为妻。婚后不久,王自勤就患上了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结果他还是撒手人寰,当时的王侠英已怀有8个月的身孕…… 王侠英说,那段时间家里缺衣少粮,村民见状,有的给他们送衣物,有的给他们送粮食。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然难以为继。大约过了四五年,在村民的撮合和反复劝说下,1988年,王侠英改嫁到二郎村,与村民韩宏宇组建了新的家庭。改嫁之后,已经无儿无女的张兰英成为王侠英最大的牵挂。为方便照顾,她把老人接到二郎村一起生活。但是,张兰英十分恋家,而且思想较为传统,没住多久就要回家。无奈之下,王侠英把老人送回家中,然后每天到集西村为老人送饭、做家务,就这样坚持了30年。 以前两村之间是一条乡间土路,每逢阴雨天就泥泞不堪。王侠英就穿着胶鞋、撑着雨伞趟过去,从未因为天气原因,让张兰英挨过一次饿。后来,两村之间修了水泥路,王侠英开始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往。她与张兰英也渐渐由原来的婆媳变成了亲如母女。 2017年7月23日下午,王侠英为张兰英送饭时,不慎遭遇车祸,左腿骨折,前后治疗40多天。住院的日子里,王侠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张兰英,她反复叮嘱丈夫韩宏宇按时送饭,并把老人的脏衣服及时带回家中清洗。韩洪宇和王侠英一样,也是一个忠厚善良的人,对待张兰英同自己的亲娘一样。就这样,在王侠英夫妻的精心照料下,今年93岁的张兰英除了有些耳聋外,几乎没有其他疾病,身体十分硬朗。 王侠英的事迹被当地村民传为美谈,张兰英的生活问题也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2012年,二郎镇利用危房改造资金给老人新建了两间房屋,并把她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去年,当地政府又为张兰英建造了300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获得3000元收入。加上各种补助和护理补贴等,老人的全年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生活、医疗等方面均有保障。 此外,当地党委、政府还定期对老人进行走访慰问,以便掌握她的有关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