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吾悦广场。 本报记者 郭海洋 摄 生产线上,原料、设备等有序运转,随着压模、定型、上色等制作流程,一个个汽车教具鱼贯而出,销往全国各地;生产线下,阜阳技师学院的学生们认真观摩学习。 这个今年11月底投入试生产的汽车教具生产线及推进汽车教育教学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北方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国内汽车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在经历国内多个城市奔波考察后,最终决定把新项目落地阜阳。企业有关负责人说,阜阳是一个令人倍感惊喜的城市,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市场空间。 如北方职业教育集团所言,近年来阜阳充分发挥人口、市场、交通、政策等诸多优势,推进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迈进,并以商贸阜阳为根基推动区域性绿色消费中心建设,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新项目入驻阜阳,为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 阜阳蜕变——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提起阜阳,不少客商的第一印象是人多。阜阳户籍人口达到1081万、是安徽省人口第一大市。其中常住人口仅次于省会合肥、居安徽省第2位。 今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向社会公布。透过实实在在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阜阳的人口红利不但依然还在,而且立足新发展阶段,具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看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为820026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7.90%,年均增长率为0.76%。人口规模的背后,是我市较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二看人口质量。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常住人口中,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959人上升为6853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941人上升为9636人。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透露出我市人口红利正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的趋势。三看人口年龄结构。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4.44%,15-59岁人口占58.69%,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88%。这表明,我市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较大。四看人口城乡结构。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41.9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8.0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0.4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也为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预留了巨大空间。 人口大市、人才红利,既是阜阳招商引资的重要优势,也是我市优化服务、打造良好环境的关键一环。 “最让我们暖心的是,招工难题由园区帮助解决,我们安心做好生产经营就行了。”在阜南经开区,安徽顺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军对记者说。 市人社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阜阳已举办“2+N”招聘会763场,进场招聘企业11527家,提供就业岗位37.59万个,进场求职92762人次。 招到人是企业发展之基,招高质量人才则为企业提供新助力。近年来,我市瞄准职业教育,加快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有力推进了阜阳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目前,全市技能人才已达到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万人。 提起阜阳,不少客商的第一印象是人多。阜阳户籍人口达到1081万、是安徽省人口第一大市。其中常住人口仅次于省会合肥、居安徽省第2位。 今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向社会公布。透过实实在在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阜阳的人口红利不但依然还在,而且立足新发展阶段,具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阜阳方向——从商贸阜阳到消费中心 华灯初上,阜城淮河路与阜南路交口,密集的人流涌向以颍州吾悦广场为中心的商圈。 目前,新城控股集团在安徽省14个地市布局有吾悦广场,其中,去年9月份才正式开业的颍州吾悦广场,业绩位居前列。高于预期的实际运营成效,让企业对阜阳广阔的消费市场更加看好。目前,新城控股集团除投资阜城、颍上外,还在与临泉、界首、阜南等地积极对接,希望在更多县域打造新商圈。 阜阳商业为何行?阜阳市场为何大?这与阜阳悠久的历史、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所处位置关系密切。 “作为皖西北重镇,阜阳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的通衢之地,商贸物流繁荣。”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说,当下的阜阳,地处武汉、合肥、郑州等大城市‘围空区’,是长三角联动中原城市群桥头堡、中原城市群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以120公里为半径又覆盖周边地缘接壤的6市10县区超千万人口,已经形成约3330多亿元规模的消费市场。 充分发挥商贸优势,阜阳近年来抢抓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等战略机遇,统筹做好“留住消费、吸引消费”大文章,加速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着力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一个集聚和辐射能力持续增强的区域性绿色消费中心呼之欲出。 一组数据彰显阜阳商贸活力:2020年,阜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二,突破1800亿元关口,在40个长三角地区城市中居第16位,在30个中原经济区城市中居第6位;目前,阜阳年销售额超10亿元大型龙头企业有15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4个,大型商业综合体20家、大型商超12家、大型宾馆酒店28家,人均商业面积、消费平台数量和能级在周边城市处于领先。 “根据市‘十四五’规划,我们将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力争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550亿元。”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阜阳成绩——从优势聚合到产业集聚 人力资源+庞大市场,有效提升了阜阳城市竞争力。 当然,阜阳具备的优势还有许多——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铁公机水“四位一体”尤其是京港京台高铁交汇的交通优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政策优势…… 优势是外因,奋进是内因。一段时间以来,阜阳扎实开展“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加速一体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以思想先变促进观念转变、实现行为改变。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得来的辉煌。” 思路一变天地宽。近几个月来,上海跟班学习、阜商服务卡、企业家早餐会、十大特色产业15个产业链链长制……随着一系列“大动作”相继推出,有效优化了阜阳营商环境、推进了“双招双引”、促进了产业集聚。 统计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共337个,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95.5%,超序时进度12.2个百分点。海洋国际海产品商贸城、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医药产业园……一批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纷纷落户阜阳,进一步夯实了阜阳高质量发展根基。 大项目、新项目的落户,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集聚。在界首,再生资源产业链条完整、设施完备、工艺先进、特色鲜明;在太和,围绕“高端医药原料+制剂”的产业发展定位,县内医药规上企业超百家…… “项目从签约到开建,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光渔说,项目的落地和推进速度都是他经手项目中最快的,“阜阳是个希望的城市,我们有信心在这里实现更好发展。”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