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2022-3-28 09:1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7237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段华梅 通讯员 王骏|来自: 颍州晚报

  作为阜阳的门户,机场是外防输入的重点之一;商场超市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校园人员密集,儿童青少年抵抗力较弱……这些地方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如何?近日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阜阳机场:严格实施落地必检措施
  
  上午10:50,从重庆飞往阜阳的一架客机降落阜阳机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61名旅客有序进入专用通道,依次进行核酸检测。乘客项先生从重庆到阜阳出差,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做核酸采样。“现在疫情形势比较复杂,这样做我们也放心。”项先生说。
  
  颍州区卫健委驻阜阳机场防疫负责人常玉红介绍,阜阳机场的旅客大都来自省外,机场严格实施落地必检措施,到达厅共设置了3个采样通道,对所有进站到达阜阳的旅客进行免费核酸检测。每个航班采样结束后,对现场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对到达旅客进行行程码、安康码查验,测温两次正常后才可出港。所有一线员工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阜阳机场安全应急部副主任尚娟说,每4个小时对大厅进行一次严格的消杀,不留死角,重要的区域加大消杀频次,同时严格落实防疫的各项规定,为旅客营造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
  
  商厦时代广场:餐饮人员每周检测一次核酸
  
  在阜阳商厦时代广场的临时核酸采样点,记者见到了正在接受采样的李久侠。李久侠是商场餐饮服务人员,按照商场要求,餐饮服务人员必须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有检测报告才能上岗。“非常时期,这对自己、家人和顾客都是一种保护。”李久侠说。
  
  佩戴口罩,扫码测温进入商厦时代广场后,记者发现大厅内十分明亮,平时进入门厅的布帘已经撤去。商场现场管理经理胡新金介绍,商场实行三级管控,导购员进入商场必须测温,同时要求没有外出记录。从事冷链、食品的人员每周需要提供1次核酸证明。为确保空气流通,商场关闭了空调,开放了5个门,每天进行两次消杀。
  
  苗桥小学:进入学校,三次测温
  
  因为学校人员密集,一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测温、扫码、登记后,记者进入了颍州区苗桥小学,只见每个班级门口都摆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有测温枪、消毒液、洗手液和记录本。在学校的防疫物资储备室内,备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
  
  学校疫情防控负责人介绍,孩子进入学校要进行三次测温,在家测温一次,进校测温,进入班级老师也要用测温枪进行测温。除了体育课,学生、老师在校园内均需要佩戴口罩。学校做好学生因病跟踪记录,发烧、咳嗽的学生,复课时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排查从外地返阜学生,每天两次对班级、校园进行消杀,并做好记录。同时,学校加强对老师的管理,要求老师不得参加聚餐,要求家长接送孩子要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保持一定距离。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