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稳中求进 破浪前行

2022-12-29 09:27| 编辑: 戴斐 | 查看: 1216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风光 任秉文|来自: 阜阳日报

  时光飞逝,2022已接近尾声。当这极不寻常的一年起笔写下句号,发展的铿锵足音依然在耳畔回响: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阜阳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这一年,经济运行逆势进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3.7%,位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1位,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这一年,重大项目成果丰硕。全市新入库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位居全省第3位;前11月,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3.8%、位居全省第3位;一批国内外瞩目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5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

  这一年,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与合肥、苏州等地对接合作进一步强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2万户,总量达到76.4万户、稳居全省第2位。

  这一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0项暖民心行动及“20+10”项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收入增长5.9%、高于经济平均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8%。

  ……

  对这一份殊为不易、难中求成的答卷,近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辟概括:“发展势头更好了,发展后劲更足了,发展活力更强了,发展质量更高了。”

  迎难而上经济运行逆势进位

  逆势进位,是2022年阜阳经济运行的关键词。

  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3.3%;前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3.7%,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1位。

  数据简洁,却浓缩着全市迎难而上的心血和汗水。

  这一年,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经济运行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尤其是疫情反复冲击,保持全市经济航船稳步前行,挑战不断、困难重重。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2月7日,虎年新春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即通过市县联动方式,同步举办了“阜阳企业家日”活动。第二天,又召开高规格的全市“双招双引”暨经济形势分析调度会,推动全市上下以攻坚的姿态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

  迎难而上、加压奋进的态势,贯穿2022年阜阳经济发展始终。

  从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到打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政策“组合拳”;从制度化开展产业项目建设观摩讲评,到常态化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从全面开展“三比”活动,激发全市上下争先进位、奋起直追的工作热情,到坚定实施“两化一推”,推动全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追赶跨越……

  “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在攻坚克难的前行中愈发清晰。

  看产业大盘:

  全市夏粮单产和总产双创历史新高,秋粮总产再获丰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2200亿元。在保障粮食安全各个环节上,阜阳当标兵、走在前。

  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3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预计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200亿元,工业化率提升到33%。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更是跃上千亿元台阶。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成效凸显。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2300亿元、全省第2位,增长3.5%。受疫情冲击影响的服务业,在烟火气中持续加快恢复。

  “今年,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阜阳经济运行依然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殊为不易。”市“两会”召开在即,回首一年来的阜阳发展,不少代表、委员一致评价。

  筑牢支撑追赶跨越动能澎湃

  阜阳这一年的精彩瞬间,有着太多产业项目的身影。

  5月29日,总投资82.2亿元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生产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举行一期项目试生产仪式,阜阳打造千亿级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翻开新篇章。

  10月15日,投资100亿元的阜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阜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充电提速”。

  11月29日,中科海钠·阜阳全球首条GWh级钠离子电池生产线产品下线仪式举行,阜阳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上率先迈出里程碑式一步。

  赛颍光伏电池及组件、皇氏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昊源化工可降解塑料及尼龙66新材料、巨东再生金属绿色智能制造4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也在加快建设……

  项目是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强引擎”,更是阜阳参与区域竞争、实现追赶跨越的“强支撑”。

  这一年,阜阳牢固树立“产业为基、项目为王”的理念,保持抓投资、上项目的“压强”与“势场”,重点抓好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配套专家企业的引进和嫁接落户,深入推进百亿投资项目、百亿营收项目、百亿特色园区项目“三个百亿行动”和工业投资千亿计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呼之欲出,为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注入澎湃动能。

  阜阳抓项目有多“拼”?“星期六”是缩影。

  虎年新春至12月下旬,阜阳市县两级接连利用20多个周末举行“星期六会商”近350场,1100多个重点项目的要素保障问题,在这里一一摆出、重点调度解决。

  两项全省排名记录着阜阳抓项目的收获。

  截至12月末,全市新入库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位居全省第3位;前11月,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3.8%,位居全省第3位。

  前11月,全市工业投资、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位居全省第1位,技改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

  项目之“坚”,正在越来越有力地撑起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之“稳”。

  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加速奔涌

  创新、改革、开放,这是阜阳经济稳中向好的三大动力源泉。

  2022年,阜阳坚持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开放为先,激扬争先激情、开放胸怀、创新精神、改革闯劲,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较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对外开放持续迈出新步伐,一批改革事项走在全省前列,一批开放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枚印章管审批”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国企改革、开发园区改革、“亩均论英雄”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以市场化思维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2万户,总量达到76.4万户、稳居全省第2位。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合肥市开展新一轮南北合作共建,正式签订《苏州阜阳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合作共建苏阜产业园区框架协议》,区域协作迈开新步伐。

  创新“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2022年,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阜兴新能源、海钠新型钠离子电池、镓数氮化物等研究院加快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22.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件,899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为民惠民发展成色更足更亮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试金石”。

  这一年,阜阳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之大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用经济发展带动民生改善,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批群众关心的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突出抓好就业促进、“新徽菜·名徽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10项暖民心行动,努力办好出生“一件事”、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推进便民服务“码上办”等10件民生实事。目前,已有多项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其中“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授权经营门店566家;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36091个,完成省下达任务153.6%。

  ——全市民生类财政支出超550亿元,新增城镇就业9.4万人,改造老旧小区23个,新增托位8516个,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3万余套、占全省的1/6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出生一件事”集成联办,5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实现跨省双向直接结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阜阳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PM2.5同比改善幅度全省第2位,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原生生活垃圾提前实现“零填埋”。

  收入是民生之源。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收入同比增长5.9%,高于经济平均增速。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6.8%。

  一件件暖心的实事,一组组幸福的数据,见证着一年来阜阳民生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传递着阜阳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温度。

  告别2022,迎来2023,动力与压力并存,信心与决心同在。对标勇当皖北加快发展排头兵、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又一增长极的使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方向——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坚持招大引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定不移实施高质量、可持续支撑的追赶型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一城”,矢志勇当皖北加快发展排头兵,朝着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又一增长极不断迈进,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新篇章。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阜阳,正向春天奋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