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寒梅著花未

2024-1-5 08:54| 编辑: 刘黎 | 查看: 10517| 评论: 0|原作者: 雪 涅|来自: 阜阳日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佛王维真有一份好心情,有人自故乡来探访,不问乡里人情世故,单单问故乡的花事何如。
  
  王维用了一个“著”字,妙不可言。“著”古同“贮”字,现代汉语即“着”,有附着之意。在此作“开”解——家里梅花开了吗?王维长年住终南山别业,整日吟诵他写终南山的诗,犹如隐居的佛陀。我曾有从西安驱车穿越终南山的经历,北山尚无花消息,南山已是花灿烂,乃终南山气候奇景。故而,王维向来人打探梅花之消息,便不奇怪了。
  
  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显现是常有之事。我的好友S君,是一位画家。前一天,我们还在杭州西湖边一家画友的工作室聊天、喝茶。喝的不是明前龙井,是武夷山的正山小种,那红酽的茶汤甫一入口,一缕幽幽的桂香穿肠而过,沁人心脾不说,居然有些许的醉意。那会儿,我与S君话很稠,犹如盅中茶汤。隔日,我在手机朋友圈看到S君在京郊黄各庄附近一寺院面对一株古梅写生,真真有些恍惚了。
  
  故乡阜阳北漂的书画家很多,我知道并交往的就有四五位,他们多住宋庄,S君是其中较早的一位。他一直住高碑店,那儿也是京中一隅的艺术部落,他与一位来自安庆的诗人合租一室。S君已是半百之人,为了艺术保持单身,了无牵挂,一心画画,走黄河,去宁夏,一路采风写生,然后办展,卖画,再办展,再卖画。
  
  S君虽画国画,却一直走现代派路数,有传统笔墨,更偏重西画路径。他也写书法,楷书大篆,双峰并举,很前卫,且入古,人也能接受。市场怎样,我一直弄不明白,没见他发达,可他不断办展,不断卖画。总之,是一团谜。我也不去了解。艺术家么,保持点神秘感好。
  
  Y君也是阜阳北漂画家,拜北京名家吴悦石为师,主攻大写意花鸟。在宋庄有一间独立的工作室,后来画路打开,开了自家的美术馆。Y君之前的工作室,我居京时曾去拜访过。午时吃酒,他邀了几个画家陪座,都是安徽老乡,一位是来自滁州的花鸟画家,一位是来自阜南的画家。此君因热爱绘画,退休后偕同老伴一块儿北漂,长年住在宋庄。画画、遛弯、会友、喝酒,好不快活。偶尔惦记起他在阜南的独家小院,花草葱茏,颇多伤感。那天,我喝了一些酒,颇多感慨,天下之大,人却走不出自己的故乡。每去一地,扎堆的总是老乡。同时,也有感于阜阳画家的拼劲,走南闯北,一杆毛笔打天下,无所畏惧。不论成功与否,单单这种拼搏精神,就令人敬畏。
  
  艺术家扎堆宋庄,还因为宋庄有面向全国的资源与市场。宋庄画展多,画商多,画事多,雅集多,直播平台多,画作销售渠道广,但凡能在宋庄留得住的,手下总有一笔好活。
  
  Y君也是苦出身,为艺术北漂,因漂泊无着,妻子和他离婚,回了山东德州老家。她撇下一子,Y君无奈,只好送儿子回阜阳老家上学。似乎每个搞艺术的都有一本辛酸史。这些年,Y君好事连连,入全国专业画展,获奖,成为中国美协会员,受直播平台欢迎,且价位不低。在宋庄,他是翘楚。有耕耘,即有收获。我很为他高兴。他出版画集时,邀我写评论,我慨然允诺。事后,Y君还送画一幅。他画的是一枝梅,题款恰是王维的那首杂诗。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近些年,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我一直蜗居老家,少有去京。Y君每从京城回家探亲,总要与我见上一面,把酒言欢。可是,自从他有了女儿后,成了女儿奴,很少回家。我们微信中有些交流,见他的画作日见大家之气象,心中欢喜犹如他笔下那一枝梅花,开得粲然一片。何劳王摩诘再来打探:“寒梅著花未”?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老哥哥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