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驱车去颍州区白行新村。 周末,一个难得的空当,去看看离城较近的村庄。 沿途看见田野里的庄稼,偶尔有飞鸟飞过树梢,后又落在田埂上,像是大树弹奏出的美妙音符。在空旷地带,突然有一种很放松的简单喜悦。曲折的村路领着每一个到访的人,仿佛走进一段朴素的乡间生活。 我又一次想起某个古人,他也曾经走过这片土地,去探访友人。当然,他没有走过这条当下的路,他走过的路,可能现在已经废弃了,抑或长满萋萋荒草,或者被阳光和飞鸟占领。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他的诗歌《未选择的路》里写道:我将一边叹息一边讲述这经过/在许多年后,在某个地方/两条路分叉在树林里,而我——我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走的路/这使得一切都不一样……显然,我走的路是我选择的路。人迹罕至的路充满陌生,陌生本身就有无限诱惑。 我在某天,在欧阳修、苏轼离开千年后,选择了一条符合我某一时刻心境的路。这条路也依然有意思,依然有趣,依然好玩。清晨的阳光从车窗外洒进来,仿佛这片阳光处有过去通往当下的出口或入口,我被过去的探照灯照着,融入当下。 再走一截路,就能看见颍州西湖边上的白行新村了。沿途听见好听的鸟鸣,天气正好,还有一些花留恋人间,没舍得离开枝头。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走向《诗经》里蒹葭苍苍的苇丛。 白行新村紧靠西湖,门楼向东,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再朝东走几百米就是西湖了。右边是一个文化广场,左边是绿树和小河,我想起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皖北平原没有山,但有水。 进了大门楼,停下车,碰见曾经的同事。他带我到处走走,中午留我吃饭,我这不也是“过故人庄”吗?只不过,我过的是白行新村。 吃过饭,也没有午休,兴致很高,不知疲倦。友人带我随便走走。看了养老院,也看了矿泉水厂,工人都是当地的村民,忙得没空与我搭话。清澈的地下水从粗大的管道汩汩涌上来,透着一股股凉气。他们动作熟练,贴标签、装车、运输,每一个环节都紧凑连贯。 地下水好,源于这里的环境好。我们皖北平原清澈的水并不比山泉差,脑海里便不自觉涌出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水和西湖的水在深处应该是相连的吧。古人赞美西湖的诗词不胜枚举,当然,他们也赞美养育诗词的湖水,波光潋滟的湖水。 层次有序的楼房,灰黄相间的房顶与墙壁,传承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冬青树、松树、柏树、苦楝树,点缀其间,相得益彰。夏日的树叶葱绿膨大,彰显浓郁生机和蓬勃活力,偶尔有鸟落在枝杈上,毫无避讳地唱起婉转动听的歌谣。 刚走进白行新村时,就被它的整齐划一和现代气息所感染。若从上空俯瞰,俨然一幅时代盛景。 与友人逛了几家商店。一个大妈坐在店内乘凉,孙女在写作业。我们闲聊几句,得知大妈高寿,还在帮儿子张罗着小生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靠南的文化广场上午举办了一场演出,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唱大戏一般。老樟树在风中抖动着叶片,仿佛在为一场精神大餐鼓掌。广场北边,一处木式凉亭,杂草和花树簇拥,傍晚的余光落在叶子上,鲜亮亮的,仿佛诸多植物正睁开眼眸,打量着每一个路过的人。“仙鹤亭”三个大字赫然立在亭檐,仿佛古人刚刚离开。 友人忙于其他事务,我和他作别,一个人走走。打工的人出去的多,有些楼房有老人看管。我看几个老人坐在门口的长条凳上闲聊,打了招呼坐下,依次给他们敬烟,表示诚意。 听他们讲古挺有意思,他们把几十年前的事讲得像是刚发生过似的。我的思绪跟着他们的故事穿梭在历史的时空中,树影落在老人和我的肩膀上,落在脸上,落在面前的砖地上。余晖落到哪儿,时间就铺到哪儿。他们都是从很远的过去走到当下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苦难和时间给予他们的一切,写在额头的沟壑和苍白的头发里。 白行新村是以前的几个村庄合在一起建起来的,节省了土地,聊天、打牌也有了更多志同道合者。他们学会了驾驶电动三轮车,学会了玩智能手机,但还是有些不习惯。 说话间,老王的女儿和女婿开着车从城里给他送肉来了。老王个不高,身体偏胖,头发稀疏,衣着简单不讲究。他坐在一棵树下的土堆上,眯着眼抽烟,直到老闺女走过来,大声地冲着他喊:爹,给你送肉来了。老王耳背,几乎是看到闺女站在面前了才起身。他说,冰箱里的肉还没吃完,一个人吃不多。闺女说,别忘放冰箱里了,放进去再来聊。老王摆手,回去吧,咋能坏恁快? 身旁的几个老伙计夸赞老王有福气。老王高兴得起身让烟,一张老脸笑得像一块老树皮。 几只白鹭飞过来,落在樟树上。没有人注意到它们。傍晚的余晖黄金一般驻扎在树顶上。我想到王勃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几只白鹭肯定不是从滕王阁飞来的,它们从东边来,东边就是古西湖,我猜想它们是从古西湖飞来的,是从欧苏的诗词里飞过来的。 白鹭那么喜欢白行新村,莫非它们也跟我一样,爱上了老人们讲古?它们一身雪白,翅膀上仿佛带着古代的雪,清脆的歌谣里也带着古意。一个瞬间,照亮了白行新村。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