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文创产品成为“圈粉”新力量。阜阳文创市场同样亮点频出:从复制3500年前的龙虎尊摆件到夜晚发光的文峰塔冰箱贴,从金属字绘工艺品到印着文物纹样的丝绸丝巾,一批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走红,让市民和游客在“买买买”中感知城市文化脉络。本报梳理了几款热销文创产品,展示阜阳独特的文化魅力。 龙虎尊和呆呆龙:3500年文物的“萌系”新生 10月14日,市博物馆一楼文创店的货架上,两尊高约20厘米的仿青铜“龙虎尊”摆件格外吸睛。这是阜南县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文物“龙虎尊”的缩小复刻版——原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十大青铜器”之一。 “这款缩小版龙虎尊自两年前上架以来,一直是店里的‘顶流’。”工作人员说,尽管价格不菲,仍有不少游客为它驻足。而在西侧货架上,“呆呆龙”系列文创更显活泼:摆件、马克杯、毛绒玩具、钥匙扣等品类,将龙虎尊上威严的龙首造型转化为圆头圆脑的卡通形象,让3500年前的文物瞬间“萌化”。 “呆呆龙系列文创的设计灵感源于龙虎尊的龙首造型,但我们想让文物‘活’起来。”工作人员介绍。团队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商代青铜文化,通过“严肃复刻+萌系创新”双线并行,既满足收藏需求,又贴近年轻群体的喜好。“国庆期间,两款文创产品均是店里的热销品。”工作人员介绍。 文峰塔夜灯冰箱贴:会发光的城市符号 树脂材质的塔身、可发光的底座——一款高度还原阜阳文峰塔原貌的夜灯冰箱贴,成为阜城文创产品的销售爆款。“国庆假期,这款新品卖出约200件,是游客咨询最多的商品。”市博物馆文创店工作人员介绍。 “文峰塔是阜阳人的‘集体记忆’,我们想以它为原型做一款文创产品。”该产品设计方——阜阳颍水雅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晋杨介绍,文峰塔作为阜阳现存核心古建之一,是本地人心中的“城市符号”,也是外地游客认知阜阳的第一文化标签。团队希望让静止的古建筑变得有温度、可互动,于是萌生了“夜灯+冰箱贴”的组合想法:既保留地标的辨识度,又赋予它夜间照明的实用功能,让阜阳文化以“陪伴”的形式走进百姓的生活。 创作前,团队多次实地探访文峰塔,拿着测量工具比对塔身的开窗间距、飞檐弧度和整体比例,甚至记录不同光线下塔身的质感,以确保核心形态不偏离古建本身。当然,文创产品也不是完全复刻,而是做了“落地化”的二次创作:比如增加刻有“阜阳”二字的底座,既强化地域属性,又显得文峰塔更厚重;选择透光树脂材质,让底部的小灯能均匀透光,模拟夜晚文峰塔亮灯的氛围感,还比实心材质更美观。 阜阳字绘金属冰箱贴:“贴”出多种城市元素 在“阜阳好礼”双清湾水街店,孔雀羽毛扇、界首彩陶、艾草手作等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阜阳字绘金属冰箱贴”。记者拿起一件端详,初看是“阜阳”二字,细看却藏着诸多玄机:市花月季点缀其间,阜阳西站、颍州西湖、八里河白塔等地标建筑造型呈现其上,还可见阜南柳编等非遗产品的影子……10余种本地文化符号被巧妙镶嵌进两个汉字的笔画中。 “为了做好这款文创产品,我们的设计团队做了3个月的‘功课’。”“阜阳好礼”运营单位是安徽省爱未来文化发展公司,品牌运营经理史晓梅介绍,团队走访了阜阳籍各领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究阜阳文化的文旅专家,筛选出最具阜阳辨识度的元素,最终确定“以字为框、以文化为魂”的创作思路。国庆期间,这款冰箱贴线上线下销售270个,“很多游客说,产品贴在冰箱上,每天都能熟悉一遍阜阳城市元素。” “鎏金丝舞”丝巾:丝绸上的文物记忆 在阜阳的多个文创品店里,“鎏金丝舞”双面印花丝巾占据“C”位,丝巾上印着多种古朴而神秘的花纹,尽显雅致格调,这是安徽华诗雅蒂丝绸股份公司设计的一款文创产品。 “这款丝巾的设计灵感源自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鎏金铜座玉杯。我们与博物馆反复沟通,提取了玉杯上的柿蒂纹、翼龙纹、凤鸟纹三大核心元素。”公司销售经理胡跃介绍,柿蒂纹呼应“天圆地方”,翼龙纹代表神权,凤鸟纹象征吉祥,三者共同传递“天人合一”的理念。丝巾边缘还印有玉杯轮廓,让文物纹样在丝绸上“流动起舞”。 “丝绸是中国一项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我们把带着阜阳文物纹样的图案印在丝绸上,制成丝巾装进礼盒,赠送给各地客商,这款礼盒很受欢迎。”胡跃说,这款丝巾已成为公司对外宣传的“移动名片”。 “文创产品是历史记忆的‘唤醒者’,也是文化自信的‘载体’。”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阜阳文创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市博物馆文创店展销品类从60多个扩展至200余个,眼下又新增“孔雀公主”系列新品;颍上管仲老街的“颍上好礼”文创店内,发光石头灯、“颍上打卡卷轴”等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国庆期间销量为日常的5倍。“未来,我们将推动文创产品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让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该负责人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