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去年,我市投资整体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全市投资同比下降9.9%,上半年增长3.5%,前三季度增长4.2%,全年累计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皖北六市第二位。 分产业来看,一产高位,二产下降,三产平稳。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4.6%,其中畜牧业增长117.2%,拉动一产投资增长46.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2%,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5%,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1.5:21.1:77.4调整为2.1:17.6:80.3。分县区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八个县市区均实现正增长,其中界首市、阜南县、颍泉区、颍州区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7.0%、14.0%、11.4%、11.1%;颍上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长7.9%;临泉县、颍东区、太和县分别增长5.0%、4.4%、3.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项目情况来看,在建大项目个数增多。截至2020年底,全市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770个,多于上年同期35个,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78个,多于上年同期26个。 去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六位,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7.2%,拉动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民生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全市惠民生力度持续增强,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3.3%,其中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61.8%、27.6%、2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高位运行,同比增长71.4%,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129.5%、86.8%、49.3%。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克服疫情影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补基础建设短板,推动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其中,阜阳市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临泉县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推动全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11.6%;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送阜阳段、太和县引水入城项目(一期)、颍上县外城河改造二期等工程深入实施,推动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7.2%。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