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温暖生命的最后时光

2023-11-6 11:05| 编辑: 刘黎 | 查看: 316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尹青峰/文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作为全省唯一的宁养机构,市医院宁养院为晚期癌症患者免费提供
诊疗、心理咨询等服务,已陪伴4578名患者走完人生旅程

李蓓蓓向患者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生命的最后的一段旅程你想怎样度过?这并非禁忌,而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尤其是对一些癌症晚期病人来说,生命的最后往往会更加痛苦、焦虑……

  在阜阳,就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奔波于周边乡镇,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晚期癌症患者免费提供镇痛治疗、舒缓治疗和人文关怀。他们就是阜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的7名医护人员。13年来,累计陪伴4578人走完人生旅程。

  为特殊人群提供宁养服务早已纳入相关规划,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近日,记者走进市医院宁养院,探访“宁养人”和患者背后的温情故事。

  让患者乐观面对病痛

  54岁的吴芳略显消瘦,但精神很好。很难看出,她是一个抗癌18年的“勇士”。

  “刚查出患有癌症时,我才30多岁,真的犹如晴天霹雳。”吴芳说,2005年,她查出患有甲状腺癌。

  确诊后,她哭了一夜。“我不怕死,但舍不得一双年幼的孩子。”吴芳说,后来在家人鼓励下,她及时做了切除手术。

  术后,吴芳每天都要吃药,以维持身体激素的平衡。直到2011年,她又被查出癌细胞骨转移。

  “是不是活不了多久了?”病痛加上恐惧,吴芳变得越来越情绪低落。

  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吴芳来到了市医院宁养院。“如果不是宁养院医护人员这些年的照顾,我可能早就不行了。”吴芳说,宁养院送来免费的药,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义工们还定期上门进行心理辅导。

  “活一天赚一天。”吴芳笑着说,情绪渐渐稳定后,自己的病情也渐渐稳定了。

  对市医院宁养院的医护团队而言,改变困难晚期癌症患者消极、焦虑的情绪态度,帮助他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病痛,是使命之一。

  日前,在阜南县龙王乡的一个小村子,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站在村口张望,看到车子拐入小路后,他们忙招手。

  72岁的肺癌晚期患者刘运群皱着眉头,拄着拐杖走到凳子旁,在老伴王凤英的搀扶下坐了下来。见到宁养院医护人员的到来,他的眉毛舒展开来,眼睛里满是喜悦。

  4年前,刘运群被查出肺癌。子女都在外务工,接受了多次化疗后,迫于病痛折磨的他选择在家自行服用靶向药。

  “大爷,药有没有按时吃?夜里睡眠咋样……”宁养院护士李蓓蓓一边叙话,一边拿起血压仪帮他测量血压。

  “吃饭还好,中午吃了一小碗肉丝面。就是疼,后背从上到下都疼。”刘运群的声音微弱。在得到医生李盼盼和李蓓蓓“不错、坚持”的肯定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李盼盼和李蓓蓓每月一次的上门服务就像“家访”一样,缓解了刘运群的焦虑。

  李盼盼3年前加入宁养院,和李蓓蓓作为搭档医护为病人提供宁养服务。

  他说,以前,以为“宁养院就是给别人几片止痛药,没有技术含量”,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2017年,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中,列出了疼痛、呼吸困难、咯血、恶心呕吐等13种癌症晚期患者需要控制的症状,现实情况更复杂。”

  今年8月底,刘运群开始接受宁养服务,吗啡用量从最初的每天60毫克增加到了90毫克。每月一次医生的上门,仿佛是给刘运群打了一剂“强心剂”,减轻他的疼痛,让他更有信心对抗病魔。

  最后的“摆渡者”

  “心理疏导对病人和家属尤为重要。”叶亮是市医院宁养院一名社工,10多年的工作中,她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和人情冷暖,更笃定自己对这份事业的坚持——帮助癌症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开。

  “你为啥轻生?是不是因为身体疼痛?”去年年初,叶亮结识了患有宫颈癌晚期的刘芳。

  “一病发,好像好多只蚂蚁在啃噬我的骨头,真的受不了这种疼!”刘芳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第一次上门,叶亮就了解了刘芳的经历——三次失败的婚姻,加上病痛的折磨,让她多次有了自杀的念头。

  叶亮明白,这样的病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不可能每天看望患者,但家属可以。”叶亮说,长期照顾患病的家人,刘芳的家人也承受了莫大的压力。

  于是,她常常给刘芳的家人打电话,询问情况,并给予家属心理疏导,以便照顾刘芳。

  叶亮的到来,给刘芳带来了希望。医护人员给她做了病历记录,医生为她提供医疗服务减轻疼痛,护士为她家庭居家护理,社工帮她争取各方面的帮助……直到她安详去世。

  “我并不想改变这个世界,我只想改变人们忍受的痛苦。”叶亮说,这是现代临终关怀创始者西西里·桑德斯女士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让癌症晚期患者走好人生最后一程。”

  “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那种成为累赘的羞愧、经济上的窘迫和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交织在一起,使得生理上的疼痛变得更加不可忍受。这种内心的痛苦,比癌痛更折磨人。”叶亮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医生加倍关心、鼓励他们,使其在减轻生理疼痛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平静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生死并非禁忌

  成摞的病例摆放整齐,墙上的病人一览表上张贴着每位病人的姓名;患者及家属送来的锦旗也挂满了一整面墙……

  这里就是市医院宁养院办公室,也是一些癌症晚期病人经常来的地方。

  市医院宁养院主任胡文军介绍,目前,这里共有7名工作人员,由相关慈善机构提供经费,为省里唯一一所宁养机构。工作人员每周都要跑遍阜阳市区和周边乡镇,为患者提供居家服务、镇痛治疗、舒缓治疗和人文关怀。“成立13年来,我们累计为阜阳市及周边50公里范围内的4681名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家居服务,陪伴4578名患者走完了人生旅程。”胡文军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9.8%。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患有恶性肿瘤等难以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而根据最新统计,全球需要安宁疗护的人约6000万,实际上得到安宁疗护的人员只占到12%左右,在很多地方,安宁疗护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生死并非禁忌。近年来我市也多措并举推动宁养服务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癌症晚期患者、老年人提供关怀。

  “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这一块,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加强宁养服务理念的宣传。”胡文军说,接受宁养服务的群体,基本上都是生存期在半年之内的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宁养服务或许并不能延长他们的生命,但会努力让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光度过得更从容、更淡然。

  (本文病人和家属均为化名)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