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季节,特别是雨后,野生蘑菇生长旺盛,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切勿采食或购买野生蘑菇,谨防中毒。 近日,太和县一居民因采食农田里的野生白色蘑菇,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太和县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处置小分队前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患者家属指引,工作人员在玉米地草丛中发现仍有大片野生白色蘑菇生长,菌盖直径8~10厘米。经专家鉴定,确认该蘑菇为“大青褶伞”,含有胃肠炎型毒素,误食后可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大青褶伞”多见于野外,夏秋高温多雨季节为其生长高峰期,公园草坪、小区绿化带,甚至家庭花盆和食用菌腐殖土中也可出现。该蘑菇有毒,误食后可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为避免野生蘑菇中毒,市疾控中心提醒公众遵循“三不”原则:不采摘野生蘑菇,包括绿化带等常见区域;不购买路边摊贩或非正规来源的野生蘑菇;家庭及餐饮场所不加工食用野生蘑菇。若不慎误食毒蘑菇,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携带剩余蘑菇样本以便鉴定诊断。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