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2025-5-12 08:57| 编辑: 刘黎 | 查看: 978| 评论: 0|原作者: 刘晴晴|来自: 阜阳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整治痼疾、扫除积弊,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肃纪,锻造了百年大党的新风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校准思想坐标,在躬身实干中锤炼政治品格,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党的作风建设里程碑,看齐意识铸“新魂”

  出台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向全党喊出“向我看齐”的动员令,是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新的里程碑。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强化看齐意识”。为什么要强化呢?因为在党的历史上曾经提出“看齐”问题。早在1942年3月《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态度,号召所有的人向积极分子看齐。”之后,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为防止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麻痹、松懈情绪,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制定了“六条规定”,为作风建设看齐树立了一个新标杆。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不管是任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和市委书记还是省委书记,乃至全党的总书记,他抓作风建设、纪律建设都是一以贯之的。从1983年12月在正定制定实施“六项规定”,到1989年3月在宁德制定执行“十二项规定”,再到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制定并执行“八项规定”,反映了习近平同志抓作风和纪律建设的持续思考和重要方法。

  如果说“六条规定”为“进京赶考”立下新规,那么,“八项规定”为新的“赶考”开启了新局面。

  党的作风持续向好,干群关系更“暖心”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是对中央政治局成员的要求,各地为做好贯彻工作制定了具体举措,经过十余年努力,取得明显成效。

  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刹住“车轮上的铺张”,每个人都能看到或感受到绳弊纠顽、革故鼎新的新气象。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提升,以优良的党风带动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动力活力充分提升。通过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检查,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主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困难攻克在一线,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干事创业热情不断迸发,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作风建设一以贯之,“金色名片”再“擦亮”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发出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郑重宣示,彰显了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作为党员干部,应以“学习求深、调研求真、工作求实、创新求变、守规求严”为工作导向,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学习求深。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准确掌握各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保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调研求真。中央八项规定第一项就明确“改进调查研究”,对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了解真实情况等提出具体明确要求。要通过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以调研实效为科学决策服务。

  工作求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要在严明的纪律保障下,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做到“真抓实干勇担当、创先争优建新功”。

  创新求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把准改革方向,跳出思维窠臼、冲破传统观念、摒弃主观束缚,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惠民生。

  守规求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规范自身行为,真正做到既注重大节,不触碰党纪国法“高压线”,又管得住小节,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干劲、树立形象。

  (作者单位:阜阳市委讲师团)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