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醉翁“醉”在阜阳

2025-11-27 08:41|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66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汪文婕|来自: 阜阳日报

  号醉翁,曾作《醉翁亭记》,还酿过酒……大文豪欧阳修与酒的情缘,不言而喻。

  恰好,阜阳自古有好酒,使得欧公对阜阳的好感度再+1。

  在这里,他品颍酒、饮焦陂酒,更留下“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千古名句。

  公元1049年,欧阳修来到颍州任知州。他一到这就发现,阜阳不光风景好,还是个“酿酒宝地”。

  的确,阜阳地处平原,河流多、水质甜,好水遍地。

  那时,这里的酒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老百姓自家酿的“小酒”,便宜又好喝,是家家户户办喜事、过年过节必备;另一种是官府酿的“公使酒”,品质高,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甚至进贡给皇帝,被称为“银条”“风曲”。

  很快,“著名品酒师”欧阳修就从中找出对胃口的酒——本地的颍酒。

  对颍酒,他喜爱到何种程度?不仅自己平日喝,招待文人墨客时也常用,甚至在给儿子欧阳发的家书中,他还附寄颍酒二瓶。更是夸赞阜阳:“酒则绝佳于旧日。巨鱼鲜美,虾蟹极多,皆他郡所无,以至水泉、蔬果,皆绝好。诸物皆贱。闲居之乐,莫若此也。”

  欧阳修不仅喜欢喝酒,还为阜阳酿出好酒打下了基础。

  当时,他发现焦陂一带虽然有水塘,但还不够灌溉农田。于是,他上报朝廷,组织老百姓挖河道、连水系,把颍河、润河、清河这些河流都打通了。

  经过治理,焦陂变成了鱼肥水美、荷花遍地的富饶之乡。

  自然,那里也酿出了好酒。尤其是当地用九龙泉酿的美酒,让欧阳修喜爱不已。

  他经常到焦陂观景、品酒,赞美焦陂“酒美宾佳足自负,饮酣气横尤骄矜。”

  甚至离开颍州后,他仍念念不忘。

  一次,他在京城遇到连续阴雨,心情正闷,儿子正好给他送来了焦陂的酒和鱼干。欧阳修特别高兴,当场写诗:“浊酒倒残壶,苦雨杂干虾。有田青颍间,尚可事桑麻。”

  最有趣的是“金龟换酒”的故事。一次,欧阳修来到焦陂,走进一家小酒馆,店家说:“我们这里的酒可是好酒,得加钱!”欧阳修笑着拍拍腰间:“没事,钱不够的话,我把这金龟押这换酒!”

  原来,他是在模仿唐代贺知章“金龟换酒”请李白喝酒的潇洒。

  店家认出是欧阳修,又惊又喜,要请他喝酒,可欧阳修坚持付了钱。

  乘着酒兴,欧阳修吟道:“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

  上世纪七十年代,欧阳修念念不忘的焦陂,建起了国营焦陂酒厂。酒厂生产的焦陂特曲,一度成为阜阳酒业“顶流”。

  直到现在,焦陂酒厂一直没忘记老传统:用好水,酿好酒。

  同时,还在厂里建起欧阳修文化广场、欧阳修纪念馆,让欧公与阜阳的故事,如同令他沉醉的酒香一般,源远流长。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