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全国双拥办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发布仪式及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10名个人(集体)被授予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称号, 22名个人(集体)荣获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奖。 安徽中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阜阳市关爱“三留守”志愿者协会会长李亚军,荣获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奖,为我省唯一。 载誉而归,记者对李亚军进行了专访。 儿子牺牲后,用抚恤金设立“爱军基金” 1967年,李亚军出生在阜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积极报名参军,却因体检不过关,未能实现从军梦。 20世纪90年代初,李亚军与几名退役军人一道做起了牛肉和活禽生意。经过10余年的摸爬滚打,李亚军瞄准了牛肉加工厂,企业不断壮大。 李亚军的军人情结始终挥之不去,每逢企业招工,他都优先考虑退役军人和军属。目前,公司三分之二的员工系退役军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70%以上都有从军经历。 心里一直装着拥军事业的他,2005年积极争得太和县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的支持,在公司成立了民兵(预备役)应急排。 2009年,李亚军获悉年满17周岁的应届高中生可以入伍,就动员正读高三的儿子李扬参军。报名、体检、政审,儿子顺利入伍。到了部队后,他牢记父亲的要求,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010年8月,一直勇当先进的李扬随部队赴四川参加抗洪抢险,处处冲在抢险一线,连续奋战三昼夜后累倒了,不幸牺牲。 李亚军第一次走进儿子所在的部队,得知的却是心爱的儿子牺牲了。部队领导询问他的要求时,他说:“孩子做得对,我没有任何要求。” 中年丧子,噬心之痛。作为烈属,他把部队和地方政府发放的60多万元抚恤金,设立“爱军基金”,用于帮助困难军烈属、困难官兵家庭。 多年来,拥军的暖心事一件接一件 “我能痊愈,都是李伯伯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的。”11岁小学生李卫口中的李伯伯,就是李亚军。李卫的父亲是太和县三堂镇退役军人李天亮,4年前,李卫在家不慎烧伤,急需治疗费用。李亚军得知后,送去了4万元现金,李卫得到及时治疗。 类似的事,致富后的李亚军做了很多:曾出资30万元为村里修筑3公里的拥军优属水泥路;发起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带动30多家企业和400多名志愿者常年帮助200多名困难军烈属、伤病残退役军人,为300多名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就业岗位等;还资助了17名困难军人子女上学。 儿子牺牲后,李亚军还坚持年年进军营拥军,走访全县40多户烈属。 2016年7月,安徽南部遭受洪灾,李亚军带上100箱牛肉及10万元慰问金赶赴抗洪一线,送到官兵手中。2017年年底,李亚军听说阜南县退役军人朱金宇父亲生重病,立即送去了2万元现金和生活用品。2020年年初,疫情来袭,李亚军拿出20万元资金购买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及时送到全县抗疫值勤卡点上的退役军人、预备役人员和驻地官兵手中…… “李亚军先后荣获‘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和省市爱国拥军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党员等40多项荣誉。”提到李亚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士坤感慨道:“作为一名烈属,李亚军的模范行动凝聚了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传承弘扬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谱写了一曲‘军民一家亲’的感人赞歌,为进一步密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首先祝贺您荣获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奖,获此荣誉有何感想? 李亚军:很意外也很激动。接到获奖通知前,虽然知道要进行全国“最美拥军人物”评选活动,可感觉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应该做的,没有想到竟能获得“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奖。 十多天前,我接到通知,赶赴北京到中央电视台第九演播大厅参加录制,当时很激动。 记者:您拥军的初衷是什么? 李亚军:我和那个时代的许多青少年一样,是看着《高山下的花环》,听着英雄的故事成长的。从小就有从军梦,结果自己没能实现,就走上了拥军路。后来儿子帮我实现了军营梦,但他却不幸牺牲,我痛定思痛,深刻体会到烈属的感受,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点事。此外,儿子不在了,我就把他的战友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 记者:您在拥军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也收获了很多,对此您是怎么想的? 李亚军: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各级政府却给予了我太多的荣誉,这些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今后,我将把拥军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继续关注、支持、投身于爱国拥军事业,奉献社会、爱国拥军、关爱军属、心系烈属,替烈士尽孝……将成为我一生心之所系、身之所行的目标,一直进行下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